红旗渠是林州人民在巍巍太行山上建立的一座社会主义历史丰碑。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后,习近平总书记专程前往河南林州红旗渠进行考察,指出“红旗渠精神同延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,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,永远震撼人心”。4月15日至16日,44118太阳成城集团党总支组织教师党员追寻习近平总书记足迹,重温光辉历程,实地学习和体悟“自力更生、艰苦创业、团结协作、无私奉献”的红旗渠精神。
教师党员们首先参观了红旗渠纪念馆,整个展厅由“千年旱魔,世代抗争"、"红旗引领,创造奇迹"、"英雄人民,太行丰碑"、"山河巨变,实现梦想"、"继往开来,精神永恒"五部分组成。大家在讲解员的介绍下,通过一件件实物、照片、雕塑和模拟场景的生动展示,仿佛穿越时空回到红旗渠建设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,回到那火热的建设现场,深深感受到修建红旗渠的艰辛和不易,对红旗渠精神感悟也更加深刻。离开纪念馆,党员们来到分水闸,红旗渠总干渠在此分为三条干渠,依山远行,深入林州腹地,润泽着林州54万良田,彻底解决了林州地区十年九旱的历史难题,至今仍用于农田灌溉。
青年洞是红旗渠总干渠主要工程之一,也是红旗渠建设最艰巨的地段。党员同志们随后在参观青年洞的过程中,大家拾级而上,沿渠而行,身临其境感受当年林县人民靠着一锤、一钎、一双手,凿壁穿石、开渠千里,铸就“人工天河”的惊天壮举。它的开凿是青年建设者豪情壮志的奋斗青春的见证,体现了在困难历史条件下,他们不惧艰险、勇担重任的奉献担当精神。
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,一个国家发展的力量源泉。中华文化,源远流长。为进一步坚定“四个自信”尤其是文化自信,教师党员们赴中国文字博物馆和安阳殷墟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。通过参观,大家深深领略了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,找到了中国文字的根脉,找到了文字的灵魂。“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、埃及的象形文字、印度的哈拉帕文字和中国的甲骨文并称为世界四大古文字,唯有甲骨文穿越历史,由其演化的历代文字延用至今”。殷墟故地一件件精美的青铜器、玉器、陶器承载着灿烂的中华文明,传承并诉说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。正是因为这些,才有了属于我们华夏文明的文化自信。进入新时代,继续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筑牢自信根基,让中华文明绽放光彩是我辈的责任和使命。
蕴含了“自力更生、艰苦创业、团结协作、无私奉献”的红旗渠精神是勤劳勇敢的30万林州人民,始自困难时期的1960年,苦战10个春秋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成了总长1500公里渠线的思想硕果,这些革命创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,历久弥新,永不过时,是新时代干事创业的动力源泉。通过此次实地研学,教师党员们进一步坚定了信仰,在未来工作中团结协助、无私奉献,弘扬好红旗渠精神,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奋进新征程、建功新时代。